小喜儿和妞妞被小榴儿教训了一顿,此时两人想要找鹅兄倾诉一下。
然而,当两个小朋友来到老支书家门口的时候,却傻眼了。
因为此时老支书家门口居然堆了一地鹅毛,还有丝丝血迹。
“鹅兄鸭……”
小喜儿上前捧起鹅毛,顿时伤心欲绝了起来:“你死得好惨……”
小喜儿说到这里停了下来,似乎想到了什么,赶紧从这堆鹅毛里找出了几根粗壮的鹅毛放进口袋里,她可还没忘记做鹅毛笔呢。
等做完这一切之后,小喜儿继续干嚎了起来:“鹅兄你死得好惨鸭……嘤嘤嘤……”
妞妞同样伤心,她们已经跟两只大鹅建立了深刻的友情,谁料鹅兄居然被奸人所害。
“鹅兄,我跟小喜儿会给你报仇的!”
妞妞说完就牵起小喜儿,两个小奶娃气势汹汹的走进了老支书的家。
才刚刚踏进大院,就闻到了一股香味,两人不自觉的吸溜一下口水。
“咦?是你们啊!”
老支书听见动静走了出来,看见是小喜儿和妞妞后,笑着说道:“你们来得正是时候,来尝尝吧!”
李响拜托他做事的时候,平时没少给他随礼,有时候是肉、有时候是酒、有时候是糖……
既然来的是李响家的孩子,他自然也不会吝啬几块鹅肉。
如果是别家的孩子,他可没那么大方,毕竟这年头谁也不好过。
小喜儿跟妞妞一脸懵圈的接过老支书递过来的鹅肉,含泪吃了一口。
“呜呜呜……鹅兄,你死得好惨吖!”
“嘤嘤嘤……鹅兄,你的肉肉真香鸭!”
两个小朋友一人吃了两大块鹅肉后,各自怀着愧疚的心情回家了。
小喜儿找到了李响,从口袋里掏出几根鹅毛,让爸爸帮她做鹅毛笔,毕竟这可是鹅兄留在这个世上,唯一的东西了啊!
“呃,好的。”
李响对于鹅毛笔自然会做,只是他不明白小家伙为什么这副模样,眼睛红红的,好像哭过一样。
“小喜儿你怎么了?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?”
“粑粑,鹅兄挂啦!”
小喜儿摇了摇头,忍不住又哭了出来,没办法,实在是太伤心了,情难自制。
脑海里回想起了这三天和鹅兄的点点滴滴,她跟鹅兄第一次见面虽然有些不愉快,但那都只是误会。
接下来,小喜儿把她和妞妞和鹅兄的经历,断断续续的告诉了李响。
说着说着,似乎想到了什么,又补充了一句。
“鹅肉好好吃鸭!”
李响听得嘴角抽搐,之前说得那么好,末了你给我来一句鹅肉真香,你让我怎么安慰你?
“节哀……顺变吧!”
李响发现自已根本就找不到安慰的借口,毕竟你都把你的鹅兄吃进肚子了,这个时候也只能说句节哀顺变了。
小喜儿点点小脑袋,表示她会节哀的,毕竟鹅兄死都死了,不节哀还能怎么办呢?
就在这时,秦天柱走了进来,跟李响说了一下过两天要上河工的事宜。
“上河工啥意思?”
李响本以为秋收过后,今年的活也就干完了,剩下的一点活也用不了那么多人,都是让给那些工分少的人。
“上河工都是一个大队承包一段,几个大队一起干活,一般也就十天左右。”
李响听了秦天柱的解释,大致懂了,不就是开凿他们平时浇灌的河水吗?
“那知青们用不用去?”
“这个看个人,因为是义务劳动,而且自带干粮为国贡献,不过有工分。”
李响听后兴致不是很高,只是点了点头表示他会去。
不得不说,现在的农民还真不容易,这一干就是几十年,一年到头除了冬天之外,几乎没有清闲的。
可以说城里的人几乎都是靠农民养活的,到老了之后,退休金还没有城里老人的二十分之一。
这里也就是秦家村,距离京城近,如果是那些偏远的大队,估计还会有不少人熬不过这个冬天。
秦天柱离开后,李响回到大院。
此时小榴儿已经出来了,小喜儿正在给姐姐说了关于鹅兄的故事。
本来小榴儿还想安慰安慰小喜儿来着,结果当她听见小喜儿说出鹅兄真香之后,立刻就没兴趣了。
相比起小喜儿,妞妞则没那么多心理负担。
她回到家里后,看见赵小燕正在织毛衣,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鹅肉睇到赵小燕嘴边。
“妈妈吃肉肉。”
“妈妈不吃,妞妞吃。”
赵小燕摇了摇头,好奇的问道:“又是从你大哥哥家里拿回来的?”
“妞妞吃过了,妈妈吃。”
妞妞表示她已经吃过了,不仅在老支书家吃了鹅肉,而且她今天还在李响家里吃了猴头菇炖野鸡。
赵小燕也知道妞妞跟着李响肯定不会缺吃的,甚至还经常带东西回家,便放下手里的活计吃了起来。
她也知道让妞妞经常到李响家有些不厚道,但她也想让妞妞过得好一点,所以就没有阻拦,谁让她没本事呢。
这些天妞妞眼看长出一点点婴儿肥了,而且穿上了李响送的新衣裳,走在外面就跟城里娃一样。
妞妞看见妈妈吃下鹅肉后,又出门了。
“妞妞,你去哪里?”
“去找小喜儿一起去挖蚯蚓。”
赵小燕看着妞妞那蹦蹦跳跳的背影,那可爱的小辫子一跳一跳的,听妞妞说是沈知青帮她扎的辫子,不自觉的露出微笑。
妞妞来到李响家,此时小喜儿正在指责小榴儿没有心,鹅兄都死啦,姐姐居然还在笑。
小榴儿连忙否认说:“我没有笑。”
“姐姐你笑啦,我看见你笑啦!”
小榴儿觉得这个妹妹太过无理取闹了,当即双手叉腰。
“我笑肿么啦?小喜儿你还吃了鹅肉呢。”
小喜儿被怼得哼哧哼哧,一时之间没法反驳。
她又不是有心要吃鹅肉的,谁让肉肉太香了呢?
好在这时候妞妞过来找她一起去挖蚯蚓,小喜儿果断转移话题。
“姐姐,挖蚯蚓鸭!”
小榴儿也没有拒绝,毕竟小鸡只有吃蚯蚓才能长得快,如果只吃谷糠的话,长得太慢了。
李响看了看时间,已经下午四点钟了。
“还有一个半小时就吃饭了,别太晚回来。”
“知道啦!”
三个小朋友拿着棍子和饼干盒,浩浩荡荡的出门了。
村子附近的蚯蚓都被挖得差不多了,所以这次三人来到了田边的山脚下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