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常继祖说要问的是自己,剩下的三个指挥使脑子中飞快旋转,最终还是宋宏达脑子快乐一步,对常继祖行礼说道。
“常督,末将以为,这些水匪盘踞在太湖之上,若是硬剿,恐怕有失,不如分而化之,末将也派人查到,东山岛上的三股水匪就有仇怨,平日里谁都看谁不顺眼,不如让末将派人去侧翻其中一股,如此有了内应,水匪剿灭,指日可待!”
常继祖一听大喜:“宋指挥此言甚合我心,只是策反水匪,宋指挥使可有把握?”
宋宏达一拍胸脯:“常督放心,若是事情办不成,末将愿受责罚!”
“好!”常继祖拍案而起:“就请宋指挥负责此事,其他诸位,将太湖分成几段,各自负责一段,隔五里就设一处兵站!若遇水匪袭击,立刻点燃狼烟!”
“末将遵命!”
几名指挥使回答的到是中气十足。
等到众人都出帐之后,常继祖让张輗将刚才商议的剿灭水匪的计划写着方略,派人送回京城,交给兵部,由兵部上呈皇帝。
张輗一听觉得有些纳闷,策反水匪之事本应该是机密之事,为何要在事情还没有成之前,就通报朝廷,若是消息泄露出去,怕是要坏了大事!
常继祖却不听张輗的劝谏,执意要让张輗发出这封方略。
张輗无奈,只能按照常继祖的吩咐行事!
等到常继祖方略送到南京城兵部的时候,已经是军议后的第三天。
兵部堂官金忠看着手中常继祖送来的方略,心中也有些不解,他不明白,就这屁大点事,为何还要专门送一份方略过来,难道是嫌皇帝事少了,要给皇帝找点事情做吗?
但是,作为能与姚广孝相提并论的人,他的聪明毋庸置疑,他看着手中的方略,似乎明白了什么,赶紧问给自己送方略过来的书吏。
这书吏也是金忠自己的心腹。
“这份方略送到兵部的时候,除了你之外,还有谁看过?”
那书吏愣了一下,赶紧说道:“还有职方部的莫郎中。”
金忠闻言,眉头微皱:“他是职方部的郎中,为何会看到这份方略?”
那书吏却说:“尚书,那莫郎中这几日经常来找属下闲聊,门房将这份方略送来的时候,属下正好在出恭,是莫郎中替属下收的这封方略。”
金忠点点头,却又说道:“你马上去查一下,莫郎中是否还在部里,小心一些,莫让旁人知道!”
书吏心领神会,拱手而出。
过了片刻,书吏回来。
“尚书,那莫郎中告假出部了!”
金忠一听,脸上却有些不悦:“小儿竟然敢借我兵部做他疑兵之计!”
书吏没听懂,却也不敢再问。
金忠将方略放进袖中,起身说道:“本官这就进宫,莫郎中那边你也多费费心,只是不要让他察觉!”
书吏笑道:“部堂放心,小的省的。”
而莫郎中从兵部出来之后,直接就到了汉王府,在汉王府待了差不多有一个时辰才从汉王府里出来。
而朱高煦此时很是开心,江勤很是奇怪。
“王爷,那常继祖在太湖欲使反间之计,这有什么可高兴的呢?若是他的计划成了,太湖那一帮人,岂不是平白让他成功?”
朱高煦显然是心情很好,一摆手:“你不懂,常继祖若是一到太湖就强行进兵,本王还要担心一下太湖那帮人吃撑不了多久,可他若使凡间计,可就正好落入本王的陷阱!”
“你可知道太湖里看上去分成了十几股势力,互相争斗不服,可你去不知,这么多的势力其实都是一个假象,太湖中从来就只有一个势力!所以常继祖若要用反间之计,正好被我的人拖住,咱们举事的时候,他肯定回不来!”
江勤这才知道朱高煦的安排,不由得向朱高煦伸出了大拇指。
“王爷高明!这样一来,常继祖就被栓死在太湖,就算他长了翅膀,也休想飞回京城!”
朱高煦得意洋洋:“如今常继祖已经算是被太湖给拖住了,咱们举事也就放心了许多,交代下去,举事的日子调整一下,改在三天之后!本王要趁机抵定乾坤!”
“末将遵命!”
……
文渊阁中,太子朱高炽正在看着杨士奇他们票拟的奏折,发现杨士奇还真个人才,所票拟的意见几乎是最好的办法,反正自己是想不出比杨士奇更好的办法出来。
心中对杨士奇也多了几分喜爱。
正看着,却看见杨士奇走了过来,给自己递过来一份方略。
“太子殿下,这是刚才兵部尚书金忠送过来的常继祖上报的方略,请文渊阁票拟之后呈给陛下!”
朱高炽一愣,并没有伸手去接这份方略,而是怔怔的看着杨士奇。
“杨公,父皇有旨,涉及兵事的奏折直接送进大内,你给我看,怕是不合规矩。”
杨士奇不着痕迹的看了一旁的金幼孜一眼,脸上无惊无喜,淡定的说道。
“太子殿下入文渊阁,天下大事,尽皆于闻,岂能不通兵事?况且陛下只是不许太子殿下擅专兵事,却没有说太子不可闻兵事,太子看看却是无妨。”
听杨士奇说的也有道理,朱高炽这才接过来看。
等他看完之后,朱高炽却有些愣住了,抬头看向杨士奇。
“杨公,这也能叫兵事?无非就是要对水匪用反间计罢了,常继祖也是,朝廷剿灭匪徒,又不是两国相争,当以雷霆之势,荡涤太湖,岂能与匪徒用这样的计,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了?”
杨士奇点点头,算是认可朱高炽的说法。
“太子以为是不是应该请旨,训斥常继祖一番?”
朱高炽一愣,请旨训斥常继祖?这不是平白得罪带兵大将?
刚要拒绝,却见杨士奇又递过来几个奏折。
朱高炽皱着眉头看完,却发现是三大营调防的奏折,这是常务,三大营每隔三个月就会调防,自从三大营成立以来,一直是这样干的,他却没有觉得这些奏折中有什么不对。
杨士奇等他看完之后,才将奏折收了回去,只低声对朱高炽说了一句话。
“山雨欲来风满楼,殿下还是请旨训斥常继祖的好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