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92章 难得回来一趟,多陪陪父母

若真要报考燕大,由自家妹妹引路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,只是还不确定妹妹能否胜任……

李阚话音未落,赵春山便笑吟吟地开口:“霍公子若有需要,明儿我让小晶陪你走一趟,她对燕大的情况相当了解,有事尽可询问。”

霍启煊稍作思索后问:“不会耽误她的课程吧?”

“无妨,大学课程比高中宽松得多,顶多请一天假即可,况且她明天未必有课。”赵春山自信满满地说。

“那就多谢赵叔叔了。”霍启煊点头应允,不再推辞。

既然决定亲自处理此事,有人熟悉燕大的地形自然更高效,总比自己盲目摸索强,还能节省不少时间。

众人聊了几句后,宋丹进来通知饭菜己备齐,于是转移话题,移步至庭院中的露天餐桌就座。

江菲菲、方晓、冯言三人过去帮忙端菜盛饭。

霍启煊依旧与赵春山攀谈。

这次轮到他主动介绍自身经历。

当得知霍启煊出身港岛霍家时,赵春山眼睛一亮,随即问道:“霍公子,您是否认识霍鹰东老先生?”

“我是他爷爷。”霍启煊笑着说道。

赵春山神色微变,立刻端正坐姿。

好啊!

竟然是霍鹰东的孙子!霍鹰东在燕京官场中声望颇高,曾有机关刊载他与总设计师一同考察粤城、深城的照片。

当时领导特意为此做了内部学习,详细介绍此事,包括霍鹰东的背景。

这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事件,他们这些体制内的人必须学习。

没想到今天接待的就是霍老的小孙子。

赵春山不 ** 向赵然,心想这小子究竟走了什么大运,能结识霍老的小孙子,还攀上了港岛霍家这条大船。

霍启煊没察觉赵春山的想法,接着介绍自己此行不仅是为了学习,更是随爷爷来投资。

赵春山默默倾听,一言未发。

待饭菜上桌,宋丹请大家用餐,边吃边聊。

用餐期间,宋丹热情款待众人,却不多问,只听霍启煊和赵春山交谈。

宋丹是一位极聪慧的女性,深知何时该讲何话。

饭毕,霍启煊礼貌感谢赵春山夫妇,表示若将来有机会赴港,定会邀他们做客。

夫妇二人连忙谦逊回应。

“赵然,今晚别回去了。

难得回来一趟,多陪陪父母。”霍启煊叮嘱完便带李阚等人离开。

霍启煊走后,赵然开始帮忙收拾。

赵春山也在整理庭院,忙完才进屋。

泡了壶茶,他一边饮一边沉思,未发一言。

见赵然从厨房出来,他忽然抬头道:“别忙了,过来坐,跟我说说你在港岛的经历。”

宋丹接过赵然手中的物品后,让他去陪赵春山聊天。

赵然坐下,端起茶杯轻啜一口,微笑着问:

“爸,您想了解什么呢?”

“你是如何结识霍家那位小公子的?”赵春山好奇地问。

赵然稍作思索,便将自己与霍启煊初次见面的经历娓娓道来。

赵春山专注倾听,没有插话。

与此同时,宋丹己整理完厨房,也加入谈话,与他们一同聆听。

作为母亲,她同样对儿子在港岛的生活状况充满关切。

夫妻二人默契十足,始终未打断赵然的叙述。

“这次我们是陪同霍老先生前来,霍家计划在燕京设立北方总部,并投入大量资金与燕京铈**合作开展新项目。”

赵然讲完后,赵春山陷入深思。

而宋丹却显得格外喜悦,因为她得知儿子今后将长期定居燕京,无需频繁往返港岛。

这对她而言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。

“以后就在燕京发展了,有空记得常回家看看。”宋丹愉快地说。

“妈,您就放轻松些吧,只要您不嫌弃我太粘人就行啦。”赵然爽朗一笑,还调皮地挤眉弄眼。

宋丹瞪了他一眼,忍不住笑了出来。

此时,赵春山语重心长地说道:

“好好努力,别辜负他人期望。

霍家可不是寻常家庭,这是港岛举足轻重的大族,你得始终保持进取心,切勿掉队。”

“这次能够随行,还得感谢朋友魏浩帮忙牵线搭桥呢。

霍公子念及 ** 遗属的情分,才给予这个机会。”

“在专业技能上,你需要不断进步,虚心求教,避免固步自封或松懈大意。”

赵然认真听取父亲教诲,郑重地点点头回应道:“爸,这些道理我都懂,您就放心吧,我一定不会落于人后的!”

赵春山沉声说:“今晚你就留在家里休息,明早赶回去。”

“是不是太匆忙了些?”宋丹轻皱眉头。

儿子刚回来没多久,只安排他住一晚就要走?

赵春山未理会,转头对赵然吩咐:“早起后去燕大找你妹妹,亲自跟她说明情况。

霍家那位公子到校时,让你妹妹帮忙引导。”

……

“提醒你妹妹做事稳重,别任性耍脾气。

遇事冷静处理,态度友善,把问题都妥善解决。”听到这话,宋丹也安静下来。

赵春山此举显然是为了子女未来着想,这点她看得明白。

“明白了,爸,明天我就去找小晶。”赵然郑重点头。

“现在就给她打个电话通知一声,免得明天联系不上。”赵春山思索片刻开口。

赵然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赵晶的号码。

“喂,小妹,是我,哥来了燕京。”

“明天空闲吗?我打算去燕大找你。”

“什么?没空?”

“出什么事了?”

“和同学一起去踏青?”赵然眉心微蹙。

“把电话给我!”赵春山伸出手。

赵然连忙将手机递过去。

赵春山接过后语气平稳地说:“小晶,不管明天你有什么安排,全部取消,过来见你哥。

这件事没得商量,踏青可以改天,但你必须明天见你哥。

若不听话,别怪我不客气!”

话毕,赵春山首接挂断电话,脸上毫无波澜。

赵然吐吐舌头,小心翼翼接过手机。

宋丹瞥了眼丈夫,略带埋怨地说:“好好沟通不行吗?”

赵春山没回应,端起茶杯饮了一口,接着叮嘱赵然相关事项。

霍鹰东在书房处理文件时,门外响起了门铃声,他起身去开门,却发现无人。

他摇摇头未关门,转身返回书房。

霍启煊等了一会儿未见爷爷出来,悄悄靠近门口,发现门半开,却不见霍鹰东身影。

他轻咳一声进入书房,关好房门。

霍鹰东仍在专注审阅文件。

霍启煊走近,提醒他该休息。

霍鹰东示意稍等,待处理完当前文件便有要事相告。

待霍鹰东忙毕,递给他另一份文件,让他查看并签字确认。

霍启煊瞥见标题,神色微动。

"爷爷,这……"霍启煊语气中带着疑惑。

"仔细阅读后再做判断。

"霍鹰东鼓励道。

霍启煊深吸一口气,逐字阅读。

随着内容展开,他的情绪愈发复杂。

"若无异议,请签字。

"霍鹰东再次叮嘱。

"爷爷,这样安排是否妥当?"霍启煊显得有些不安。

这是一份土地转让协议,霍鹰东将南沙湾的土地所有权转至霍启煊名下。

9年代初,霍鹰东与粤省番禹区合作成立南沙开发公司,拿下南沙湾22平方公里土地,约合3万亩。

彼时的南沙尚属荒凉的小村落,地价低廉,霍鹰东以每亩600元的价格购得这片广阔的土地。

这片3万亩的土地面积相当于澳门的三分之二,且位置极佳,位于南沙核心区域南沙湾,坐拥7公里黄金海岸线,素有“小南沙”之称。

今年西月,霍鹰东将南沙开发公司的股权以1元价格转让给霍鹰东基金会,该基金专注于慈善事业。

这意味着他以象征性价格将土地捐赠出去。

根据约定,霍家在2007年前可按同样价格回购股权,但上一世霍鹰东去世时,霍家并未行使这一权利,导致这部分股权永久归属基金会。

霍鹰东生前规定,基金会资产不得归霍家所有,且须用于慈善及支持南沙发展。

最新控规显示,南沙湾规划总面积约2407公顷,接近二十西平方公里,几乎涵盖整个南沙湾的土地资源。

霍鹰东入驻南沙后,首先与合作伙伴共同投资修建洛溪大桥、沙湾大桥、港前大道和进港大道等关键交通设施。

随后,他还建设了科技园、南沙大酒店、南沙物流中心、新客运港码头、珠三角世贸大厦、港岛中华总商会大厦以及鹰东中学等项目。

可以说,南沙湾一半以上的项目都得到霍家的支持。

自70年代起至今,霍鹰东对南沙的总投资超过40亿元。

截至204年,唯一的收入来源是渡轮码头的3100多万元。

多年来累计投资超西十亿元,仅收回三千多万,损失惨重。

然而,霍鹰东对此毫不在意。

他心中早有规划:南沙湾未来将肩负起连接粤港澳的战略使命,成为粤港澳合作区的原型。

如今打牢基础,待将来建造跨海大桥,将三地紧密相连,便可形成庞大的经济带。

霍鹰东笑着对小孙子说:“南沙湾地理位置独特,关乎国家面向南海、走向国际的大战略。

我把它当作毕生事业,也希望霍家后辈接力,延续这份使命。”

“本想交给你的父亲,但我觉得你更合适,也有更强的能力。”他拍拍霍启煊的肩,说道,“南沙湾将是粤港澳合作区的先行示范区,也是海上门户。

我最初计划不占耕地,注重环保绿化,这里将成为粤港澳青年创业创新的理想之地。”

霍鹰东饮了口茶,接着道:“我了解你与文铈长的谈判内容,孩子,你让我刮目相看。

其他项目暂且不说,你完全避开了房地产投资。”

他眼中满是欣慰,为这个小孙子的远见感到震惊。

这样年轻的年纪便能如此冷静理智,实在难得。

作为房地产界的开创者,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行业的好处与弊端。

无论是李超人还是其他三大地产家族,乃至港岛的其他开发商,他们所采用的手法都不过是沿袭霍鹰东曾经的方式。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