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643章 可以争取一下?

大明锤王 天行无夜 4366字 2024-09-27 09:07

朱能这句话一出口,就代表皇帝的继承人已经定了下来。

毕竟拿枪杆子的都一面倒的支持朱瞻基!

徐妙云也下定了决心:“如此,就依群臣所议,立朱瞻基为君!”

“母后!”朱高燧绝望的哀嚎了一声:“母后,瞻基实在太小!您再看看常继祖今天的做派,他如今就敢如此跋扈,日后岂不是要骑到瞻基头上去了?母后,即便儿臣不能为帝,也不能将常继祖这样的逆贼留在朝堂之上啊!”

朱高燧现在已经开始报私仇了!

明摆着他已经当不了皇帝,干脆趁机将常继祖给拉下来,反正常继祖的跋扈大家都看在眼里,他也不算是诬告。

常继祖却没有笑,只是阴沉着脸对徐妙云说道:“皇后娘娘,世子现在还在倭国,非一日可回大明,臣以为,在世子没能回来的这段时间,臣请皇后临朝称制,并进太皇太后尊号!”

正事还没说完,常继祖也懒得朱高燧打擂台,直接无视了他。

群臣一听,对啊,怎么把正经事给忘了!

杨士奇率先拜倒:“臣恭请皇后进太皇太后尊号,临朝称制。”

胡啦啦奉天殿前的大臣全都跪了下来,全是请求徐妙云临朝称制的。

群臣这也是没有办法,太后也好,太皇太后也好,临朝称制都是现在大明最好的选择。

徐妙云幼有贤名,成了皇后之后,朝野皆对她心悦诚服,就连没事就骂朱棣两句的宁王朱权对徐妙云都没有一句怨言,甚至还多有赞赏。

由此可见徐妙云在朝野上下的巨大威望。

而朱高燧也明白了常继祖的险恶用心,若是先说让徐妙云临朝称制,那么皇帝的事情反倒可以不急了,还可以慢慢商量,反正有徐妙云在,大明也不至于立刻就分崩离析。

可常继祖却偏要定下了皇位人选之后,才提出请徐妙云临朝称制,那现在徐妙云就成了为朱瞻基保驾护航,谁来反对都要先过徐妙云这一关。

若不是忌惮常继祖的武力,朱高燧此时都想咬死常继祖。

朱高燧无奈,跟着众位大臣一起拜倒,高唱自家母后的赞歌。

等到徐妙云开口应允,按说这场朝会就应该结束了。

可朱高燧不,他立刻说道:“母后,儿臣还是那句话,常继祖现在就已经现出操莽之相,日后难免欺压君王!臣请除常继祖东厂指挥使一职!并且……”

常继祖没有等朱高燧说完,立刻就说道:“母后,臣虽为东厂指挥使,却不能探查逆贼阴谋,致使皇上与太子丧生,臣罪莫大焉,臣请辞官戴罪!”

常继祖突然来这么一手,却让所有人都惊骇莫名。

在这场叛乱中,常继祖的功劳最大,若是论功行赏,就算封公也不过是寻常事。

可常继祖却偏偏开始认罪了,还要辞官待罪?

杨士奇心中就冒出四个字的想法:以退为进!

杨士奇立刻就说道:“臣启太皇太后!常督有大功于国,岂能因为藩王的揣测之言就免官待勘?此非对待功臣之道也!”

杨士奇代表了文臣,而朱能也说话了。

“常督功大,可赏可封,唯不可戴罪!”

这是文武官员在大明朝第一次达成共识,常继祖有功无罪。

可常继祖看的明白,文武官员这样说,也都有自己的小九九,若是连自己这个平叛的大功臣都没有赏赐册封,其他人又怎么好意思要赏赐册封?论功劳能比常继祖的功劳更大?

只有封赏了常继祖,其他人才能跟在后面要封赏。

朱高燧也没有想到文武两派官员都如此支持常继祖,恨恨的指着群臣怒吼了一句:“我朱家江山,早晚要坏在尔等手中!”

常继祖却冲着朱高燧微微一笑:“臣请免官乃是真心请罪!诸位大臣也不用为我求情,常某去后,诸位有功大臣,朝廷一样不会吝啬赏赐,必然都有奉赏,只是臣以为,赵王已经成年,该就藩了!”

这一句话说出来,群臣立刻就用一种同情的目光看向朱高燧,人家常继祖凭着天大的功劳不要,连自己的本官都舍了去,就为了让你远离京城去封地就藩,你赵王的面子可大了去了!

朱高燧的脸色顿时变的雪白,好阴险的常继祖,说实话,虽然皇位已经定了朱瞻基,可他并不打算离开京城,朱瞻基那小子还在倭国,回到大明还有些时日,而且从倭国回来,汪洋大海,谁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情?

只要自己在京城中,说不定还有机会!

可现在常继祖拼着两败俱伤,也要将自己赶出京城,这样的用心不可谓不恶毒!

可是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了,说常继祖不是?人家愿意免官戴罪!你还能说什么?

“母后,儿臣愿在京侍奉母后,不愿就藩!”

事到如今,朱高燧也只能打亲情牌,希望徐妙云替自己说句话。

徐妙云岂能不知道朱高燧心中所想?若是丈夫与老大都在,朱高燧去不去就藩都不算是什么大问题,反正这个老三也玩不出什么花来。

可现在这个局面,让老三继续留在京中,那就是取祸之道!

徐妙云也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悲痛说道:“赵王已经成年,合该就藩,令赵王五日内收拾出京!”

朱高燧闻言,如遭雷击!他实在不敢相信自己母后竟然会说出如此无情的话来。

还要多说,却听见身后的文武百官齐声说道:“太皇太后圣明!”

完了,事已成定居,朱高燧恨恨的看向常继祖:“常继祖!”

常继祖则是冲着朱高燧笑了笑,向徐妙云跪倒:“臣请免去臣所有职司!”

众位大臣都以为徐妙云会不许,可没有想到徐妙云不过是微微沉吟,就点了点头。

“免去常继祖一应官职,封镇海郡公,与国同休!”

众臣愕然,太皇太后竟然同意了?

虽然常继祖得了一个国公,可明眼人谁不知道一个光杆国公那里有手握东厂的指挥使风光?

顿时诸位大臣的心眼都开始活动了起来,这次东厂的表现都看在众人眼里,这样一支强悍的武装,谁不愿意拿在自己人手里?

似乎东厂指挥使一职,可以试着争取一下?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