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
手机阅读
手机扫码阅读
使用手机扫码阅读

第642章 世子仁孝

大明锤王 天行无夜 4398字 2024-09-27 09:07

常继祖一提出朱瞻基这个皇帝人选,众位大臣心中都是一动,相比较赵王朱高燧,朱瞻基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果然,常继祖话音刚落,杨士奇就出班说道:“启禀皇后,太子世子朱瞻基聪慧凌厉,仁厚友爱,可以君天下!”

杨士奇在没有杨荣和解缙的文渊阁,已经竖起了他的权威性,而他的权威性就来自事无巨细,不偏不倚的客观性。

朝廷上下各部的官员,就没有一个说杨士奇处事不公的,所以当杨士奇站出来赞同了朱瞻基之后,立刻就有大批官员出来赞同。

陈瑛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推翻这个人选。

他看了看站在百官前面的朱高燧,心中感叹,你瞧瞧人家,再瞧瞧自己,人缘怎么就这么次呢?

杨士奇讲完,金幼孜也站了出来,他之前与朱高煦走的太近,虽然这次谋反他并没有出谋划策,也没有跟随朱高煦,可这事要是闹出来,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大麻烦,所以他现在也必须要开始站队!

“臣以为,从礼法上来说,太子世子也更适合继承大统。”

这下好,杨士奇从朱瞻基个人的角度说明这个人可以当皇帝,而金幼孜则补上了礼法这一项目。

华夏两千年封建王朝,父死子继是常规操作,所以朱棣死了,太子继位,现在太子也死了,世子继位,有毛病吗?一点毛病没有!

可朱高燧不甘心啊,凭啥这些好事都是老大家的,自己这个老三的合法继承权就这样被剥夺了?

可是他现在手中没有兵,朝中也没有多少大臣支持自己,实在是说不上话。

他脑子里飞快旋转,想要找出一个理由来反对。

却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理由。

只见他哭诉道:“母后!让大侄儿当皇帝,儿子一点意见都没有,可儿子就顾虑一点,当年建文帝少年继位,结果如何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,如今再让大侄继位,怕是叔伯不服,儿臣愿意为大侄儿守住这江山社稷,等到大侄儿成年,再请大侄儿登基如何?”

他这一句话,把诸位大臣的话都给塞了回去。

在场的这些大臣,谁不是从靖难走出来的。

朱棣就是以叔王的身份,撺掇了建文帝的皇位,那么现在朱瞻基登基称帝,谁又会是另外一个朱棣呢?

反正朱高煦是肯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朱瞻基登基的,只要让朱高煦逃走,再来一次靖难也不是不可能。

更何况现在还有太祖血脉在世。

跟朱棣同辈的蜀王朱椿,宁王朱权,这两人一个有德名,另一个更邪乎,说是朱棣曾经跟他说过,要平分天下!

那么问题来了,从朝政存续上来说,是让已经成年的朱高燧登基更能让猪王退让,还是让一个孩子登基能够慑服诸王?

这一下,所有的大臣都不开口了,就连从来都是以淡定著称的杨士奇,此时也皱起了眉头,显然也碰到了难题。

而对于徐妙云来说,此时是朱瞻基当皇帝还是朱高燧当皇帝,对她都没有影响,唯一的区别就是太后和太皇太后的区别。

听到朱高燧的诉说,徐妙云其实也觉得有道理,让朱高燧当这个皇帝,有自己管着他,想来也不至于做出什么暴虐之事。

正要开口说话。

却听见常继祖在一旁厉声说道:“建文失国,乃是因其暴政,屠戮叔伯,擅动国本,难道真的是因为年级小,压不住诸王吗?难道不是对诸王压迫过甚,大行皇帝无可奈何之下,才奉天靖难的吗?赵王这样说,将大行皇帝摆在了何处?”

徐妙云与众位大臣一听,常继祖这个说法似乎更有道理。

若是按照朱高燧的逻辑,那朱棣的皇位的正当性就没了,彻底的变成了叔夺侄位,而且是看侄儿年级小,不能当国。

这就让朱棣这么多年的洗白工作付之东流,那朱棣成了什么样的人?

徐妙云虽然不在乎是儿子还是孙子当皇帝,可自己丈夫的身后名还是要讲一讲的。

免得自己丈夫死不瞑目!

常继祖话还没有说完,环视群臣,厉声喝道:“汉王谋逆乃是实证!无论按礼法还是人心得失,世子都是最好的继位人选!本督今日把话放在这里,除了世子殿下,谁当皇帝本督都不认账!”

常继祖这就纯属耍无赖了。

目前在京城中,他掌握的兵马战斗力最强。

东厂五六千人,加上苏州卫和常州卫,兵马差不多有一万五六千。

而反观京城中其他的军队,禁军自相残杀,已经没了大半,十停禁军最多只剩下三停。

而三千营的骑兵被朱高煦带走,五军营已经成了戴罪之兵,就剩下一支神机营还有三万多人,还算有些战斗力。

此时京城中还真没有与常继祖叫板的实力。

可当常继祖说出这么无赖的话之后,宋宏达与王用则是互相看了一眼,王用是面无表情,宋宏达却是脸上隐含焦虑。

谁能想到,奇谋妙计频出的常继祖,竟然会在这个时候摆出权臣的做派?

可常继祖此时摆出一副顺我者生,逆我者亡的态度,还真让这些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了。

朱高燧急了:“常继祖!尔敢擅行废立之事?”

陈瑛也跳了出来:“皇后娘娘,常继祖跋扈,臣要弹劾常继祖!”

常继祖却转身看向徐妙云:“母后,如今国事艰难,正需要快刀斩乱麻,若是立赵王,那天下诸王谁都会有夺位的心思,赵王乃是叔王,他都能当皇帝,其他那些长辈又如何不能当?如今只有将父死子继推行下去,才能保住大明江山永固!”

徐妙云眉头已经锁成了川字型,从内心来说,她是同意让朱瞻基来当这个皇帝的。

可现在看来,朱高燧说的未免没有道理,而且常继祖这种做派也让她很不舒服。

她看了看常继祖又看了看群臣,突然向朱能问道。

“成国公,你是大明忠臣,你如何看?”

朱能此时身为军方身份最高的人物,基本上已经可以全权代表军方。

此时徐妙云问他,那么他的态度基本上就可以定下大明下一位皇帝的人选。

只见朱能站了出来,毫不犹豫的说道:“世子仁孝,臣以为妥当!”

错乱章节催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