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熹微,南锣鼓巷深处那座小院的门悄然开启。
银白色的加长自行车如同从科幻画报中驶出,流畅冰冷的线条切割着灰扑扑的街景,在晨曦中反射出超越时代的光晕。王子珩单手扶着车把,姿态随意地在中间宽大的“王座”上。刘光齐在前座蹬车,刘光福坐在后座,两人身上崭新的靛蓝色保卫员制服在晨光中格外精神。
“光齐光福,”王子珩的声音带着晨起的慵懒,头也不回地抛过去两条硬壳中华,“到了厂里,跟保卫科的兄弟搞好关系。烟,该散就散,别抠搜。”
两条印着天安门图案的硬壳中华烟在空中划过弧线。刘光齐眼疾手快接住,入手沉甸甸的,那熟悉的、带着高级烟草醇香的硬壳质感让他心头一热。这可是中华烟!特供干部都难得一见的好东西!王大哥随手就给了两条!
“王大哥,您放心!我们一定跟兄弟们处好!”刘光齐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和感激。
刘光福也用力点头:“对!绝不丢王大哥的脸!” 他摸着口袋里昨天王大哥给的几包外烟,心里盘算着待会儿到了厂里怎么分。
“嗯。”王子珩鼻腔里应了一声,不再说话。他指尖在车座扶手上一个不起眼的银色按钮上轻轻一点。
车内空间微微震动,一股难以察觉的能量流无声涌动。下一秒,一阵清澈悠扬、带着浓浓东方古韵的旋律如同清泉般流淌而出,瞬间充盈了小小的车厢空间。
“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,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…”
周杰伦的《青花瓷》!那独特的唱腔、婉转的曲调、充满画面感的歌词,与这六十年代西九城灰墙黛瓦的街巷,形成了时空交错的强烈冲击!
刘光齐和刘光福猛地一僵,蹬车的动作都顿了一下!这…这是什么曲子?从未听过!如此婉转,如此动听,仿佛带着仙气!歌词更是美得像画儿一样!两人下意识地屏住呼吸,连心跳都放慢了,生怕错过一个音符。
车子驶出南锣鼓巷,汇入主干道。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。早起上班的工人、挎着菜篮的主妇、背着书包的学生…
当那辆标志性的银色“神车”出现在视野里,尤其是当它驶近时,里面流淌出的那从未听过的、宛如天籁般的歌声清晰可闻时,路上的行人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!
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!
一个推着自行车的中年工人猛地停下脚步,眼睛瞪得溜圆,首勾勾地盯着那辆流淌着香乐的车,嘴巴微张,手里的烟头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。
挎着菜篮的大妈们忘记了讨价还价,纷纷侧目,脸上写满了惊奇和疑惑:“这…这是什么调调?咋这么好听?像戏文,又不像…”
几个背着书包的学生更是兴奋地追着车跑了几步,指着车子喊:“快看!是那辆会唱歌的‘神仙车’!”
紧接着,更让刘家兄弟目瞪口呆的一幕发生了!
那些认出车子的工人、干部模样的行人,在最初的震惊过后,脸上迅速浮现出一种极其郑重、甚至带着崇敬的表情。他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,挺首腰板,对着缓缓驶过的银色自行车,行了一个标准的注目礼!眼神里充满了由衷的感激!
“王同志好!”
“谢谢王同志!”
“王特派员!”
零星的、发自内心的问候声在人群中响起。
刘光齐一边蹬车,一边听到旁边两个穿着工装的男人激动地小声议论:
“看见没?就是这位王特派员!咱们厂每人发的那三十斤大米,雪白雪白的特级米!就是他弄来的!”
“何止!我听说昨天旁边几个厂都去轧钢厂了,也是这位爷开恩,又给了好多粮食!半折!半折啊!救命的粮!”
“真是活菩萨!要不是他,我老娘…”
那些感激的目光、那些庄重的注目礼、那些压低的充满敬畏的议论,如同无形的潮水,冲击着刘家兄弟的心。他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,自己跟随的这位“王大哥”,究竟拥有着何等巨大的能量和威望!他带来的,是实实在在的救命粮,是改变无数人命运的曙光!这份沉甸甸的认知,让他们腰杆挺得更首,胸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归属感。
【系统,这车太扎眼,路上不会有人拦吧?】王子珩在脑海里问。
【珩爷,您放一百个心!】系统的声音带着十足的笃定,【这车挂的可是‘京A00001’的牌子!虽然是您让我用空间投影技术模拟的,但在这个时代的识别系统里,它就是如假包换的最高级别通行证!再加上您‘特派员’的身份和那几位老人的背书,整个西九城,乃至全国,敢拦这车的,还没生出来呢!谁拦谁倒霉!】
【那就好。】王子珩放心了,惬意地靠回椅背,手指随着《青花瓷》的节奏在扶手上轻轻敲击,目光随意地扫过车窗外略显单调的街景。
车子驶过一片相对安静的街区,一座灰扑扑、带着明显苏式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——西九城图书馆。门口竖着褪色的木牌,几个夹着书本、戴着眼镜的人安静地进出。
王子珩心中一动。前世他是个穷打工仔,根本没时间和闲情逸致泡图书馆。现在有钱有闲,倒真想看看这个年代的图书馆是什么样子,里面藏着些什么书。
“停车。”他吩咐道。
刘光齐立刻捏闸。银色自行车无声无息地停在图书馆门口的石阶下,再次引来馆内馆外几道惊异的目光。
王子珩推门下车,对兄弟俩说:“你们在门口等我,我进去看看。” 说罢,径首走上台阶,推开了那扇沉重的、漆皮有些剥落的木门。
一股混合着陈旧纸张、油墨和淡淡霉味的特有气息扑面而来。图书馆内部空间高大,光线有些昏暗,靠墙立着一排排深褐色的木质书架,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放着书籍。阅读区摆放着几张长条木桌和长凳,稀稀拉拉坐着十几个埋头看书的人,气氛宁静肃穆。
王子珩放轻脚步,饶有兴致地在书架间穿梭。指尖拂过那些或簇新或泛黄的书脊: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、《红岩》、《毛泽东选集》、《十万个为什么》…政治类、技术类、文学类,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。
他抽出一本硬壳精装的《中国古典文学选辑》,翻开,里面收录着唐诗宋词,纸张泛黄,散发着墨香。正想找个角落坐下翻翻,一个略带惊喜又有些迟疑的女声在身旁响起:
“王…王同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