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高燧也算是运气好,他原本与朱高煦是一个鼻孔出气,可朱高煦在起兵时候,也不知道是对自己太有自信,不愿意让朱高燧分一杯羮,还是其他原因,起兵的时候,不但没有带上朱高燧,甚至还派人围了朱高燧的王府。
朱高燧虽然手握赵王三护卫,可在京中的却没有那么多人。
也只能在府中闷坐,直到朱高煦兵败退出南京城,他这才收到了皇帝与太子都被杀了的消息,他顿时觉得机会来了。
直接就带着人进了皇宫,刚过午门就嚎上了。
常继祖一见朱高燧,心中就是一阵烦闷,这时候,赵王出来搅局却不是什么好事。
果然,朱高燧跌跌撞撞的来到金阶,一把扑进徐妙云怀里。
“母后,孩儿来晚了,让母后受委屈了!”
徐妙云看见仅剩的这个儿子,再一次被勾起了心中悲伤的情绪,母子俩哭成一对泪人!
还是常继祖实在看不过去了,走过去对徐妙云和朱高燧说道:“母后,赵王,如今在商议大事,还请娘娘与赵王暂停哭声,让群臣继续商议下去!”
徐妙云这才觉得哭的时候不对,让朱高燧先议完事再说。
朱高燧一擦眼泪,径直站在了百官之前。
常继祖眼睛一抽,这位赵王,还真会找地方。
朱高燧一出现,官员中就立刻站出了一位御史。
御史虽然只有七品,本不在五品的范围内,可问题是御史清贵,连带六科给事中也来了。
这些清流本来就难控制,常继祖一看御史出来,心中顿时感觉大事不好。
果然,那御史一出来,就举荐赵王朱高燧应该继承大统,理由很简单,那就是朱高燧是朱棣亲子,在老大死了,老二叛乱的情况下,老三继承皇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
顺便还借用了一下刚才刑部侍郎尚宏义的话,国有长君,社稷之福。
按说这话也没有错,可朝臣们哪一个不知道朱高燧的脾气秉性?
这位赵王仗着自己是皇帝幼子,恃宠而骄,多行不法,为人又阴险狡诈,心眼还小,与朝臣们多有不睦,若是他当了皇帝,朝臣还活不活了?
当即就有人出来驳斥,正是兵部尚书金忠。
“赵王轻佻,不可君天下!”
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,这也是有典故的。
当年宋哲宗早亡,没有子嗣,向太后建议端王赵佶继承皇位,宰相章惇就说了那句名传千古的话。
“端王轻佻,不可君天下!”
后来果然被章惇说中,赵佶继位后为宋徽宗,结果把北宋给亡了国,自己也被金人抓去黄龙府牵羊!
金忠说出这句话,实际上就是跟朱高燧直接翻脸了!
你若是当皇帝,大明难免变成第二个北宋!
朱高燧一听,心中大怒,这老匹夫,竟敢如此辱我!
可现在谈论的是他,他却不能说话,需要避嫌。
好在这几年他在京中也不是吃干饭的,也收了几个心腹文臣。
只不过这几个文臣的品级不算高,最高的一个也不过是大理寺卿而已。
在身为兵部尚书的金忠面前,根本就递不上话。
在永乐一朝,兵部的地位要比其他各朝都要高的多,仅在吏部与户部之下,加上金忠算命先生出身,口才了得,朱高燧的几个心腹都说金忠不过,也只能偃旗息鼓。
朱高燧心中大怒,好容易得了一个天赐良机,自己有了继承皇位的机会,却被金忠这个老匹夫横插一杠子,坏了自己的好事,自己岂能放过他。
向御史中丞陈瑛使了一个眼色。
他与陈瑛平时也有往来,此时正是要陈瑛出力的时候。
之前陈瑛反对朱椿,也算得上是秉公而论,此时若是让朱高燧当上了皇帝,未来也亏不了自己。
陈瑛脑筋飞快旋转,尽然出班奏道:“臣弹劾兵部尚书金忠有附逆之罪!”
金忠怒了:“陈总宪此言乃是血口喷人耳!”
陈瑛淡定的说道:“金忠为兵部尚书,国朝兵马调动皆应出之兵部之手,却为何叛军调动,兵部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?这难道不是金尚书附逆,为叛军所用吗?”
陈瑛不愧是咬人的狗,这一下正中了金忠的死穴,陈瑛说的没有错,从洪武朝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之后,所有的调兵权限就都到了兵部手中。
按理说,没有兵部的调兵勘核,谁都无法调动一兵一卒。
可问题是朱高煦起兵的时候,并没有出示兵部的勘核,全凭着哥们意气外加裹挟。
说金忠附逆是冤枉了他,但是一个失察渎职还是够的上的。
金忠一听,也不敢申辩,赶紧跪下:“臣有罪!”
他既然有罪,自然就要处罚,他刚才说的话也就不成立了!
可常继祖眉头却皱了皱:“大事未定,尚不是处罚大臣的时候。”
徐妙云也帮金忠说了话:“金尚书的忠诚,本宫是清楚的,当年陛下奉天靖难,还是金尚书给算的日子,此事是逆子所为,与金尚书无干。”
有了徐妙云这句话,算是帮了金忠大忙,可金忠也不敢说话了,退进了班中。
金忠被陈瑛一言喝退,让朱高燧心中大喜,希望这不是又来了么?
果然陈瑛继续说道:“臣以为赵王可为帝!”
作为御史中丞的陈瑛这么一表态,众位大臣都不说话了,金忠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,反对赵王,现在却是什么下场?虽然徐妙云说不追究,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等新皇继位之后,金忠最好的下场也是辞官归乡,官是当不下去了。
蹇义作为吏部尚书,六部之首,本想开口说话,现在也皱着眉头看向了常继祖。
常继祖冷冷的说道:“刚才金尚书说了,赵王轻佻,难道陈总宪没有听见吗?”
陈瑛怒了:“金忠戴罪之身,有何资格评价赵王?”
常继祖冷笑道:“金尚书是戴罪之身,没有资格评价赵王,那我有资格吗?”
陈瑛被噎得说不出话来,常继祖若是没有资格,那天下就真没有谁有资格了。
他的下属李淇率兵保护了皇宫,他自己冒着违旨的风险,带着兵马进了南京,这才将朱高煦给赶走。
要是论功,常继祖算是此战最大的功臣,陈瑛一时间还真找不到什么话来反怼常继祖。
常继祖瞥了朱高燧一眼:“赵王在京中,多有不法事,都在东厂的记录中,当藩王都有些为难赵王了,何况天子!”
“我有一言,请诸君静听!”常继祖朗声说道:“太子世子朱瞻基仁孝,可为天子!”